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古代西施姓什么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古代西施姓什么以及古代的西施姓什么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两千多年来,人们一直探究西施到底姓什么,却始终没有确切的结论。如今比较正式的说法是姓施,名夷光,但这是很晚才有的说法,而且还存在争论,仅仅在几十年前,对于西施到底姓什么,人们还是莫衷一是的。苏东坡就因为西施的姓氏,闹出过文坛公案。
苏东坡在吟咏西施的诗句中有过:“他年一舸鸱夷去,应记侬家旧姓西。”但是《韵语阳秋》认为,苏东坡不至于不知道西施不姓西,只是为了押韵,顺手写了个“西”字。清人何文焕作《历代诗话考察》时,却为苏东坡辩护,说“姓”字可能是“住”字,“殆传写之讹,昔人亦曾辩之。”可见,做这种解释的人还不止他一人。
西施到底姓什么,在过去是无考的。认为她不姓西的原因,是因为有个“东施效颦“的典故。倘若西施姓西,那东施岂不姓东?所以那些觉得苏东坡出错的人认为,东、西指的是住所位置,不是姓氏。宋之问在《浣纱篇赠陆上人》里写到:“携妾不障道,来住妾西家。”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但那时也没有人认为她姓施。
其实在中国的上古时代,姓和氏是分开的,女子称姓,男子称氏。所谓姓,指的是一个人的血统,但是在上古时,一般只有贵族才会专注于自己的血统谱系,普通平民对姓则比较模糊,而氏,则代表此人的身份地位。比如商鞅是卫国的公族,卫是周朝的同姓诸侯,所以商鞅的姓,应该是周的国姓,即姬姓。由于商鞅是卫国人,所以以国名卫为氏,称之为卫鞅;而他又是卫国的公族,所以也称为公孙鞅;商鞅仕秦后,被封在商於,所以也称商鞅,这卫、公孙、商,都是他的氏。
后来姓与氏逐渐合并了,都称为姓。西施生活的春秋战国时期,正是姓氏开始合并的年代。作为一个民间女子,也许对她自己的姓并不清楚,于是就把居住的方位作为姓了。如果她住在一个村子的西边,人们就把她称为西施。而封地名称、居住方位等要素,正是中国姓氏合并后,姓的形成来源之一。商鞅可以因为他的封地是商於而称商鞅,西施为什么就不能因为她居住在西边就叫西施呢?
其实这种现象不仅在中国,日本也是一样的。明治维新前,日本只有贵族才有姓,平民是没有姓的。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要求每个百姓都要起一个姓,于是人们就把自己居住的地方或周边景物作为姓,这就有了今天的“松下”、“山田”等日本姓。就此而言,苏东坡说西施姓西也是没错的。
而且,既然人们认为那时西施的姓氏属于无考,那么苏东坡说她姓西也算不得闹了笑话。可是硬要为尊者讳,替他辩解,把“姓”说成“住”之讹,那”应记侬家旧姓西”就该写成“应记侬家旧住西”了,然而这根本就不像诗句,何况是出自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之手。何文焕如此为苏东坡辩护,与其说是替这位大诗人遮掩,还不如说是让他出丑,苏东坡如果在天有灵,知道后世有人把这么不堪的诗句硬按在他头上,不知会作何感想,也许要大啖几块东坡肉才能压惊了。
由于西施的姓氏长期没有定论,因此各种说法都有,但有些说法就过于怪诞了。曾经有一位著名教授说,西施其实就是夏姬,这位教授的脑回路如此清奇,也真让人啼笑皆非了。
众所周知,西施是一位忍辱负重,以身报国的美女。她不但容貌美丽,在人格上也是高大的,是公认的千古第一美女。两千年来西施在国人心目中已经铸就了牢固的正面形象,是不容玷污的。而夏姬何许人也,她虽也位列春秋战国四大美女之列,但却以妖淫著称。她与多位诸侯大夫通奸,以至于九个男人因她而死,号称“杀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国两卿。”可谓千古第一荡妇。以千古第一荡妇来替代千古第一美女,是万万不能被国人接受的,何况夏姬的生平也很难考证,其身世究竟如何并无公论。“两间居主人”秦似有诗云:“夏姬西子事难明,南国偏怜一女生。”可见两位美女的身世都难考证,夏姬就是西施的说法也难以被认同。而”南国偏怜一女生“指的是一位不为世人熟知,却备受文人士大夫推崇,而且身世确切可考的美女绿珠。文人们记住绿珠,不仅因为她的美色,而是她懂得报恩的美德和对爱情的坚贞。
很奇怪的是,为什么像教授这种学识渊博的精英人士,会提出这样荒谬的看法。无独有偶,民国时,有一位叫经亨颐的议员,也是个教授,还是大学校长,居然在议会里提出议案,要把故宫拆了,还得到了其他议员的响应。要不是军阀吴大帅以其虎威坚决抵制,现在就没有故宫了。想来那些议员、教授,按理都是明事理,识大体的社会名流,为什么会有那些匪夷所思的想法?难道是知识太多导致脑回路短路?还是太想博眼球?相比之下,苏东坡对西施姓氏的望文生义就显可爱得多,也质朴得多了。
附:吟咏西施的诗句出自苏轼《次韵代留别》,见《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排印
西施姓施,原名施夷光。
西施,子姓施氏,春秋时期越国人,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诸暨苎萝山村。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又称西子,天生丽质。当时越国称臣于吴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谋复国。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以身救国,与郑旦一起被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
传说西施常在此浣纱,西施滩因而得名。西施天生丽质,禀赋绝伦,相传连皱眉抚胸的病态,亦为邻女所仿,故有东施效颦的典故。西施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
西施结局:
1、愧疚自缢说
在一些话本和戏剧中演绎的情节是,西施助越国灭掉了吴国后,一方面感到欣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另一方面也感到内疚,觉得对不起吴王夫差,在一种异常矛盾的心理中,不能解脱,最后自缢于馆娃宫内。
2、被勾践沉江说
越王勾践曾说:亡吴之功,西施当属也。传说勾践认为吴国的灭亡源于夫差沉湎于西施的美色,为了避免西施的美色反过来殃及越国,他恩将仇报,赐西施沉江而死。这种说法和被吴人沉江说、被范蠡沉湖说是异曲同工,都把西施看成了红颜祸水。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西施
西施,原名施夷光,出生于春秋末越国苎萝。天生丽质。时越国称臣于吴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谋复国。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以身许国,与郑旦一起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把吴王迷惑得众叛亲离,无心于国事,为勾践的东山再起起了掩护作用,表现了一个爱国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后吴国终被勾践所灭。吴灭后西施就失去了音信,关于她的结局有很多种,最有可能的是是被越王装进袋子里抛入水中溺死。又闻“据说范蠡一是喜欢西施的美貌,二是怕勾践像夫差除掉伍子胥一样杀掉自己,就在吴国灭亡后挂印而去,带着西施泛舟五湖,做生意去了。”
施夷光世居越国苎萝(今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苎萝地区)。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苎罗山下临浣江,江中有浣纱石,传说西施常在此浣纱,西施滩因而得名。西施天生丽质,禀赋绝伦,相传连皱眉抚胸的病态,亦为邻女所仿,故有“东施效颦”的典故。越王勾践三年(前494年),夫差在夫椒(今江苏省吴县西南)击败越国,越王勾践退守会稽山(今浙江省绍兴南),受吴军围攻,被迫向吴国求和,勾践入吴为质。释归后,勾践针对“吴王淫而好色”的弱点,与范蠡设计策,“得诸暨罗山卖薪女西施、郑旦”,准备送于吴王,越王宠爱的一宫女认为:“真正的美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美貌,二是善歌舞,三是体态。”西施只具备了第一个条件,还缺乏其他两个条件。于是,花了三年时间,教以歌舞、步履、礼仪等。
西施发愤苦练,在悠扬的乐曲中,翩跹起舞,婀娜迷人,进而训练礼节,一位浣纱女成为修养有素的宫女,一举手,一投足,均显出体态美,待人接物,十分得体。然后,又给她制作华丽适体的宫装,方进献吴王。吴王夫差大喜,在姑苏建造春宵宫,筑大池,池中设青龙舟,日与西施为水戏,又为西施建造了表演歌舞和欢宴的馆娃阁、灵馆等,西施擅长跳“响屐舞”,夫差又专门为她筑“响屐廊”,用数以百计的大缸,上铺木板,西施穿木屐起舞,裙系小铃,放置起来,铃声和大缸的回响声,“铮铮嗒嗒”交织在一起,使夫差如醉如痴,沉湎女色,不理朝政,终于走向亡国丧身的道路。
关于本次古代西施姓什么和古代的西施姓什么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